欢迎进入道县中医医院官网!
请稍候...
名医传承

地址:道县道江镇寇公街171号
邮编:425300
总院:道县寇公街171号
南院:寇公街27号
北院:道州北路县福利院内
电话:0746-5237120
网址:www.hndxzyy.com

在线地图

道县中医院>>名医传承
何进阶医案之腰背部案
加入时间:2019-11-25 17:23:47 访问量:3175 来源:

1.手法复位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

柳XX,男,23岁,农民,初诊日期:1992年9月29日

   (病史)3天前不慎从3米高处坠下,臀部着地,伤后腰部疼痛,不能活动,伴腹部胀满疼痛,摄片示第1腰椎呈楔形改变,压缩约二分之一左右,而收骨伤科住院治疗。

   (检查)神志清楚,痛苦面容,脊柱有明显后凸畸形,第1腰椎棘突和横突压痛,腰部屈伸侧弯活动均受限,双下肢肌力正常,血压平稳。

  (诊断)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

  (治疗)1、手法复位,采用背伸牵引下掌压复位法,嘱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术者在脊柱后凸部位或压缩最明显的地方作好标记,并嘱患者双手握住整复床头以协助牵引,一助手用双手握住患者两腋下,另一助手站在整复床头,用双手握住双踝关节,使腰部背伸35度左右徐徐对抗牵引,在牵引下,将一压垫置于后凸部位,术者用右手掌用力向前推挤,复位时有落空感,患者腰痛减轻,说明复位成功。

2、药物治疗:患者腹部胀满,一直未解大便,用桃仁、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各10g(大黄后下、芒硝冲服),一剂大便即通,腹部胀满疼痛消失,以后即按中医骨伤科三期辨证用药,并于伤后一周即开始作腰部肌功能锻炼,开始次数不宜过多,可拱桥式为主,待腰部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活动,先后治疗3个月复查,腰部疼痛已明显减轻,查腰屈70度,伸30度,侧弯25度,脊柱已无后凸畸形,第1腰椎棘突和横突压痛感基本消失,已能参加一些轻的体力劳动,嘱患者继续加强腰肌锻炼,半年后,患者来院复查,诉腰部活动自如,参加生产劳动无影响。

(分析)1、对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大多主张不予手法复位,通过让病人卧硬板床,在患者腰部放置砂带枕头等,使腰部背伸达到自行复位,笔者认为,早期手法复位,是减轻腰痛症状、恢复脊柱受累部位的功能、减少后遗症的重要治疗措施,因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后凸畸形,椎体之间的小关节正常解剖关系也随之收到改变,如不及时予以矫正,导致腰痛较甚,功能恢复慢,而且易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甚至影响日后的功能活动,复位是在脊柱背伸牵引下,用手法施用外力使脊柱后凸归于平复,如果没有适当的外力作用,要使后凸畸形得以矫正,是难以奏效的。

    2、辨证施治,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初期多伴有腹胀大便不通等症,祖国医学认为其肠道气血壅滞,升降失调之故,六腑以通为补,通则不痛,以攻下逐瘀法治之,临证时,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病情缓急不同施治,体质好的,伴有腹胀,大便不通无矢气,脉弦滑,苔黄,用桃仁承气汤攻下逐瘀,中期以活血和营,接骨舒筋,温经通络为主,后期以壮腰温肾调补气血为主施治。

  

2、小针刀治疗腰椎屈曲型压缩性陈旧性骨折

朱XX,男60岁,农民,初诊日期1988年4月18日。

(病史)患者自诉于1978年4月10日从3米多高处坠下,臀部先着地,伤后腰部疼痛,不能活动,经检查和腰椎片确诊为第1、2腰椎压缩性骨折(屈曲性),虽经多种综合治疗,仍经常腰痛,,弯腰时在天气变化时疼痛加剧,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加重,而于1988年年4月18日来我院骨伤科就诊。

(检查)患者站立时常以双手插腰部,不能久站,久坐,久行,今日在床上翻动和行走感困难,X光检查后发现第1、2腰椎椎体明显呈楔形改变,检查发现在第3腰椎的双侧横突尖部和第4腰椎的双侧横突尖部及3与4之间的棘上韧带有敏感的压痛点,腰部屈伸活动功能障碍。

(诊断)第1、2腰椎屈曲型压缩性陈旧性骨折

(治疗)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在压痛点处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局部常规消毒,无菌操作,用北京人民器材厂生产的小针刀,刀以线与人体纵形平行刺入,当针刺部位产酸胀感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针尖部有松动感就出针,用无菌纱布包扎,如1次未愈,隔5至7天再做第2次,一般做3次即可痊愈。

  (分析)腰椎屈曲性压缩性骨折,究其原因,多为坠堕着地时外力传至躯体,躯干急聚前屈使脊柱椎体互相挤压的所造成,经中医辨证论治,三点支撑、五点支撑、拱桥式、双飞燕式程序循序锻炼,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恢复功能,但也有一部分病人由于治疗不及时,往往留下腰痛后遗症。

因为腰部椎体受伤楔形改变的同时,腰部的肌肉组织同时也受损伤,而引起腰部肌肉局部充血、水肿,而后机化粘连在第3腰椎或第4腰椎的横突部而产生压痛,而第3腰椎是腰部活动中心,为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时的活动枢纽,起到加强腰部的稳定性和平衡性的作用,其两侧的横突最长,由于这一些特殊性在腰部的屈伸活动时增强了横突尖部摩擦软组织的机会,从而损伤腰部深筋膜和骶棘肌,而产生腰部和腰骶部疼痛,小针刀在其疼痛点进行松解,往往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3、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X,男,26岁,工人,初诊日期:1996年8月9日

(病史)患者自诉1年半以前上班搬重物,不慎扭伤腰部致腰部疼痛,后逐渐发展到左下肢放射性麻木,至足趾部病情反复发作,日趋加重,而至我院骨伤科要求中医治疗。

(检查)面色苍白,语声低微,步履起坐艰难,腰肌僵硬,活动受限,身体向右侧倾斜,第5腰椎左侧有敏感之压痛点,并向左下肢反射,左下肢肌肉萎缩,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小腿后侧皮肤感觉降低,腰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脊柱侧弯,腰5骶1之间间隙变窄,左右不均,舌淡脉沉涩。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肝肾亏虚型,

(治疗)内服加味补阳还五汤

黄芪30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红花5g       桃仁6g      地龙10g       杜仲10g    

    吊马桩30g   刺马钱子3g  萆薢10g       肉桂5g    

    甘草6g

两星期后,疼痛基本消失,经络已通,改用补肾活血汤加减以治其本,

熟地10g     山药10g   枣皮12g  枸杞15g  

当归尾10g   红花3g    独活10g  吊马桩30g

    菟丝子10g   肉苁蓉10g  杜仲10g  牛膝10g

连服2个月,前后共治疗3个月而全愈,随诊6年,一切正常,未再复发。

(分析)本病虽分两期三型,但没有明显的界限,往往虚瘀、痹等症同时存在,只有程度的轻重不同,而已,治疗应标本同治,通补兼施,临床应细心辨证,抓住主症,疼痛期以通为主,但要通中有补,疼痛缓解期应治其本,补益肝肾,调补气血,但要补中有通,整个治疗过程要视病情变化,不断调整通补比例,使祛瘀不伤正,补益不恋邪,正安邪去,自能康复。

 吊马桩 又名千斤藤,是地方草药,性甘淡涩平,有舒筋通络,强筋骨之功,用于腰肌劳损,风湿骨痛,腿脚痹萎等症有效,用量为30至50g,马钱子,善于通络止痛,((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其开通经络,通达关节之功,远胜于他药”。生用有剧毒,内服要严格炮制,入汤剂每用3至5g,配黄芪、肉桂、甘草可缓解其毒,然“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病则止”,经络一通,应立即停药,用之得当,常收良效。

 

3、肥大性脊柱炎

易XX,男,64岁,初诊日期:1990年3月13日

例一 (病史)自诉腰部疼痛6个月,天气变化时疼痛加剧,腰背不能弯曲,疼痛难忍,经服用扑炎痛、消炎痛、大活络等消炎止痛药4月余,效果不佳,经X医院摄片检查发现:第3、4、5腰椎左侧唇形增生,第4、5腰椎体已有骨刺形成,诊断为肥大性脊柱炎

    (检查)患者呈痛苦面容,腰背不能弯曲,第3、4、5腰椎旁压痛明显,脊柱稍向右侧弯曲,舌()淡,苔()白,脉弦滑。

(诊断)肥大性脊柱炎

(治疗)中医证属:肾虚络阻型,治则:益肾通络,除湿止痛,药用

 川牛膝15g   狗脊15g     杜仲12g     鹿角霜10g   

 水蛭6g      元胡10g     桃仁10g     乳香10g  

 没药10g     骨碎补15g   菟丝子12g   独活10g 

     威灵仙10g   白附子10g   首服5剂,每日一剂,煎水内服,疼痛减轻,腰背稍能弯曲,3月18日二诊时,上方水蛭增至10g,再服20剂,4月10日再诊时,腰背疼痛清除,腰脊旁无压痛,弯曲灵活,随访半年未见上症复发。

(分析)肥大性脊柱炎属于一种退行性疾病,以骨质增生为主要临床特征,按照祖国医学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的生理功能,故骨质增生与肾精的亏损密切相关,方中鹿角霜、骨碎补、狗脊、杜仲、菟丝子益肾壮骨,故肾气旺盛,肾精充足,骨质促壮,方中水蛭、川牛膝、元胡、桃仁、乳香、没药软坚散结,去瘀通滞,而消除疼痛,独活、灵仙、白附子既能祛湿止痛,又能协助理气活血,共臻益肾壮骨、软坚散结、祛湿止痛之效。

 

5.肥大性脊柱炎

    冯XX,男,49岁,工人,1998年10月17日初诊,

    例二 (病史)、患者于1992年4月感觉腰部疼痛,腰部强直俯仰转侧困难,经当地医院治疗月余,病症反增来院就诊,发病以来自觉疼痛入夜或天气变化时为甚。

(检查)形容憔悴,腰部强直俯仰转侧困难,坐立时亦感疼痛加重,第1-5腰椎处均有压痛,舌质淡,两边均有瘀斑,苔白,脉细,腰椎X线摄片提示第1-5腰椎椎体鞘缘有唇样骨质增生。

(诊断)、肥大性脊柱炎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督脉亏损,寒凝血滞,治拟补肾益肝,填精补肾,活血通络,解痉止痛。方用六位四虫汤加味,药用

   熟地20g   丹皮10g    淮山10g    茯苓15g     

   泽泻10g   当归12g    全虫3g     蜈蚣1条   

   土鳖6g    地龙10g    元胡10g    刺川芎6g

   炮甲3g    杜仲15g    寄生30g    乌棘蛇10g  

 水煎服  服药4剂后,患者腰痛减轻,守方继服10剂,舌上瘀斑消退,能丢拐行走20多米,继用中医20天,症状消失,拟以六味四虫汤加黄芪、当归、杜仲、寄生、乌梢蛇,

随访1年上述症状未见复发。

 (分析)腰椎骨质增生引起腰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病机为肾精亏虚,外邪乘虚而入,深伏经络所致,脊柱属督脉,督脉起于会阴,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所统属故督脉发病多深入肝肾,其方以六味地黄丸为主,能补肾益肝,滋阴养血,填精益髓以治本,加土鳖、地龙、全虫、蜈蚣活血祛瘀,舒筋通络,解痉祛风止痛,标本兼治,使筋骨强健。

 

5.强直性脊柱炎

刘某,男,39岁,初诊日期1993年10月9日,

  (病史)患者自诉3年前出现腰骶部疼痛及左膝部疼痛,自服止痛药缓解,1年前腰骶部疼痛加重伴腰部僵硬,阴雨天尤甚,不能久坐久立,在XX医院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疼痛暂时缓解,后时轻时重,呈进行性加重。

(检查)腰部活动明显受限,HLA-B27组织相容抗原阴性,血沉68mm/h,C反应蛋白阳性,类风湿因子和抗“O”阴性,摄片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轻度变窄。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中医属肾虚督空,治则:补肾强骨,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用:狗脊15g    淫羊藿15g    杜仲15g    骨碎补10g 

         牛膝12g     羌活10g     独活10g     生地10g              熟地10g     僵虫10g    当归12g      枸杞子30g             威灵仙20g   蜈蚣1条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服

     10月17日二诊,服药7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服药15剂后疼痛基本消失,腰椎活动范围增大,继服15剂,检查血沉14mm/h,C反应蛋白阴性,2年后随访无复发,X线片示:骶髂关节病变,未再发展。

( 分析)中医认为肾虚督空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内在基础,风寒湿邪是发病的条件,肾虚邪阻是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气血瘀阻贯彻穿病程始终,补肾祛邪是治疗原则,方中狗脊、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熟地、枸杞子补肾益精,淫羊藿温补肾阳,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威灵仙、羌活、独活祛风散寒除湿,善治腰膝疼痛,桂枝温阳散寒,活血通脉,当归养血活血通络,蜈蚣、僵虫活血通络止痛,生地清热滋阴补肾,陈皮行气健脾以助消化,据现代药理研究,狗脊、淫羊藿、熟地、枸杞子、杜仲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当归、骨碎补、牛膝、僵虫、蜈蚣具有调节免疫和加速免疫复合物消除的作用,威灵仙、独活有明显的消肿、止痛作用,全方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剂抗炎、消肿、止痛等作用,据临床验证,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若能配合腰骶部按摩则症状缓解更显著。

 

  7、腰椎骨质疏松症验案

    陆XX,女63岁,农民,初诊日期1996年11月26日

   (病史)患者绝经后开始偶有腰背部疼痛不适,遇风寒则甚,经卧床休息及身体热敷治疗后缓解,故未予系统治疗,十余年来腰背部疼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6天前因劳累后不慎受凉,首次出现腰背部疼痛酸胀,活动功能障碍,而来院就诊。

   (检查)腰背部棘突及旁广泛性压痛,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左右腿阴性,仰卧位时腰背部疼痛酸胀程度减轻,直立后伸加剧,日轻夜重,弯腰咳嗽和大便用力时疼痛亦加重,舌质淡,苔黄,脉细弱数,X线检查,胸腰椎普遍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

   (诊断)、胸腰椎骨质疏松症

   (治疗)补益肝肾,疏风散寒,通督脉

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10g    丹皮10g    茯苓12g     枣皮10g   

 泽泻10g    山药10g    黄芪15g     元胡10g    

 乳香6g     没药6g     狗脊15g     补骨脂10g

 续断10g    巴戟天10g  当归10g      鹿角霜12g 

 杜仲10g    透骨草10g   淫羊藿10g   千斤拔30g 

 每日一剂  水煎 早晚两次分服

连服10剂,患者诉腰背部疼痛有较大缓解,可自主行走,舌质淡,苔白,脉细,拟在原方基础上去乳香、没药,加枸杞20g、菟丝子15g、寄生15g、鸡血藤20g、牛膝10g。

 再服5剂以收全功,同时嘱患者进行腰部肌肉功能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风寒之邪。

   (分析)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属“骨萎”范畴,肾主骨髓,为先天之本,患者年过六旬,肝肾之精气亏损不足,故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筋骨不荣则痛。方中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平补肝肾,同时予以杜仲、狗脊、续断温补腰脊,独活祛风除湿,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黄芪以其益气生脉,乳香、没药、元胡行气活血止痛,全方合用,以促进腰背部疼痛缓解,且在二诊中加大补益肝肾之药力,以追求长远疗效。

 

8、小针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案

曹XX,男,60岁,农民,初诊日期1989年4月15日。

(病史)腰部两侧疼痛,弯腰时疼痛加剧,不能久坐、久走,站立时常以双手插腰部12年,近1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且在床上翻动和行走时都感困难,于1989年4月15日来我院骨伤科就诊。

(检查)患者腰部屈伸活动功能障碍,检查发现第3腰椎双侧横突尖部有敏感的压痛点。

(诊断)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

(治疗)小针刀治疗,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即压痛点处,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局部常规消毒,无菌操作,用北京人民器材厂生产的小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刺入,小针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头之间有松动感即出针,用无菌纱布包扎,小针刀治疗2次痊愈,(做完第1次后如未痊愈,相隔5-7天再做第2次)。

随访2年无任何不适,而且能参加一般的体力劳动。

(分析)第3腰椎是腰部活动中心,为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时的活动枢纽,常起到加强腰部的稳定性和平衡性的作用。其两侧的横突最长,由于这一生理特性,在腰部屈伸活动时增加了横突尖部摩擦软组织的机会,当人体作过多的持久的弯腰屈伸活动时,第3腰椎横突尖部就会摩擦损伤腰背深筋膜和骶棘肌,引起该处肌肉局部不适、充血、水肿,最后机化而粘连在第3腰椎横突的尖部而产生疼痛,其疼痛往往固定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用小针刀在该处进行剥离松解,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地址:道县道江镇寇公街171号 邮编:425300 电话:0746-5237120&
网址:www.hndxzyy.com 本网站由衡阳联信制作维护 湘ICP备19011824号
本网站图片及商标权属道县中医医院所有,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